首页 社会 正文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新孟良崮战役”(2)

2021-03-08 14:08 中国发展网
脱贫攻坚 红色革命老区

摘要:皇营村村民段遵起感慨地说:“看到他们骑车下村入户,进田头,大伙儿都高兴,党员干部艰苦朴素的作风又回来了,他们不但及时把党的好政策及时传达给我们,而且在我们遇到难题时,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

强治理、抓共建,乡村人居环境美起来

2015年4月,第二轮工作队来到蒙阴县任职,他们以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为目标,聚焦“如何建起来、如何美起来、如何好起来、如何统起来”四个环节,不断探讨“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美丽乡村建管长效机制,全力推进马家河社区的美丽乡村建设。

队长王泽洋带领工作队充分整合政策资金、社会投资、乡村自筹、个人捐助等800余万,结合户户通建设、改厨改厕和移民水利项目,依托环卫一体化工作,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助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新建户户通道路1.5万余平,排水沟渠10000余米,安装高标准太阳能路灯121盏。修复残墙断壁10000余米,粉刷、美化墙体5000余平,打造景观节点5处,完成社区入口标志、莲花池建设和文体广场整修。在适宜地段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0000余棵。实施改厨10户、改厕300余户。马家河社区荣获“省级美丽示范乡村”称号。

北楼村,位于蒙阴县旧寨乡乡驻地东4公里处,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先民定居。这里北依腾龙崮,南临梓河,传说此地能出“百座楼”,故取名“百楼”,后演变为“北楼”。第四轮工作队入驻以后,深入挖掘该村唐代千年古槐、明代迎仙桥等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北楼村党组织领办的迎仙桥果品专业合作社与2家企业合作,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生态文明+”融合的方式,开发建设百楼古镇项目。项目对古村落、名木古树、文物古迹进行了保护,恢复明代古街1.2万平方米,还原百年赵家烧鸡、宋家豆腐坊、魏家布店等手工作坊及老字号产品示范街,形成了千年古树、百楼盛世、小桥流水“一树一桥一村落”传统古典村落的空间布局。

强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跟上来

“以前都是土路,村里街巷坑坑洼洼的,地里的作物浇水也只能靠天,这一年多的工夫,门前铺上了崭新的水泥路,灌溉项目也修到了山坡上,真是方便多了。”大山寺村村民刘乃清说。

第一轮第二批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马永兴来到大山寺村第一件事就是改善路、桥、水、电、文、体、医、教等基础设施。经多方协调,马永兴将经村的道路由7米拓宽到9米,并新建绿化隔离带、排水桥涵,增设了公交车站牌。新修水泥路1100米、沙石路4000米,建机井1眼、蓄水池3座、输水管道2200多米,控制有效灌溉面积1300亩。新建文体广场起来了,太阳能路灯竖起来了,村容村貌大变样。随着环境的改善,晚上出来跳舞的大娘婶子多了,村民们也乐呵呵了。

花朵化为果实,承载着农民的希望。第四轮工作队到村任职一个多月,一场大旱席卷而来。时值蜜桃膨大关键期,一座水库,几十台抽水机昼夜不息,没几天就抽干了,缺水将严重影响当年果树收成。更甚者,有的地方人畜用水也出现问题。天越来越热,老百姓叹息道:“不抗旱,树要死;抗旱,人要死。”特别是吕家庄子村自来水中断,1600多人吃水无法保障。

工作队经过紧急商议,决定立即打井。可实实在在的难题摆在了工作队面前:“进村刚刚一个多月,帮扶资金没有到位,村里也没有钱,我们该怎么办?”“先垫资也要打井!”第一书记刘占功带头先拿出6000元钱,全村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很快就凑齐了六万多元。4天的时间,开会、筹资、打井顺利完成。

在旧寨乡北楼村和大上峪村,上山的生产路又窄又陡且坑洼不平,严重影响了果农管理果树以及果品外销。提起修路,没人不支持,但要占果园的地,要砍自家的树,就得掂量掂量。多少日夜,第四轮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想对策,如何做通村民的工作?只能靠思想动员和自我牺牲精神。工作队首先做通村干部、党员工作,由村干部、党员带头,砍掉自家桃树。之后,工作队挨家挨户不分昼夜做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慢慢的,村民被第一书记们的敬业精神所打动,逐渐与工作队达成了共识,纷纷砍掉了自家桃树。就这样,几条条弯曲的山路,将山村和周围的桃园连接起来。

扶贫先扶智,要想真正斩断贫困地区的穷根子,教育扶贫定是基础、是途径、是希望。2017年,第三轮工作队来到桃墟镇后,看到的是桃墟中学三座“颤巍巍”的楼板房,了解到的是镇政府苦于没有资金无法重建的窘迫。他们多方协调资金960万元开始建设新教学楼,第二年建成投入使用。随后,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一批体育运动设施相继竣工投入使用。2020年,第四轮工作队协调的旧寨乡沈家庄村、大上峪村幼儿园项目完成建设,解决了12个山村儿童入学远、入学难的问题。在历届工作队和县乡共同努力下,经过9年的帮扶,当地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教育工作成绩单。

近10年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选派蒙阴县第一书记工作队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他们,用“一轮接着一轮干”的坚守执着,让昔日贫穷落后的桃花源焕发出勃勃生机,为老百姓铺就了一条条致富路、幸福路,并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实现新跨越。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