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三驾马车” 拉动 眉山按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快进键”

2025-07-04 16:53 中国发展网 何广丙

摘要:2024 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 1170.37 亿元,占 GDP 比重 61.9%,成为拉动区域经济转型突围的核心引擎。

何广丙

焊花飞溅,机器轰鸣……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省眉山市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D 区项目现场,这个总投资 50 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项目建成后,将巩固企业在全球三聚氰胺行业的龙头地位,为全市优势产业发展再添强劲引擎。这一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的背后,折射出眉山民营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近年来,眉山市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天府新区、成都都市圈等国省战略机遇,厚植发展沃土,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政策赋能、创新驱动、生态优化三驾马车拉动,探索出特色鲜明的 “眉山路径”,让民营经济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 “顶梁柱”。2024 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 1170.37 亿元,占 GDP 比重 61.9%,成为拉动区域经济转型突围的核心引擎。

强化政策赋能:“真金白银”筑牢发展信心

2025 年以来,在眉山市东坡区松江镇的千禾调味品产业园内,总投资 13.3 亿元、年产 60 万吨调味品的智能制造项目二期主体建设已圆满完成。项目达产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收超 20 亿元。这正是眉山以政策 “组合拳” 赋能民企发展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这为眉山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支撑、注入了强劲动能。” 眉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韩杰说,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眉山市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神的基础上,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据介绍,为精准构建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眉山市出台了从《关于聚焦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到《眉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建立惠企政策 “一站式” 服务机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调度,形成 “研究 — 部署 — 落实 — 督查” 闭环管理。

为破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制约,眉山创新推出 “税电指数贷”(一种以企业纳税和用电数据为授信依据的金融产品),为 1042 户民营企业授信 45.18 亿元,投放贷款 27.75 亿元。截至 2025 年 4 月底,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 217.12 亿元,同比增长 21.64%,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特别是,在政策兑现高效直达方面,眉山梳理 284 项惠企事项并编制申兑指南,2024 年度 “1+3”(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产业)主导产业提质倍增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专项政策兑现奖补资金超 1.14 亿元,惠及 133 户企业,一系列举措确保了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此外,该市在要素保障上同样持续发力,动态监测 1028 户规上工业企业,15 日内响应用工需求,组建 4 个产业学院年培训技能人才超 5000 人次;土地、能源等要素优先向重点产业项目倾斜,为企业发展筑牢根基。

推动创新突破:激活核心竞争力 “强引擎”

在博雅新材料实验室里,LYSO 晶体闪烁着幽蓝光芒。“我们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研发硅酸钇镥闪烁体制备技术。” 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振兴展示着专利证书。近三年研发投入超 8000 万元,获 108 项专利授权(含国际专利 29 项)。 

记者了解到,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 12 月,专注于半导体、核医学及超精密光学等领域战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加工制造,已实现 “稀土功能新材料”“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和 “超精密光学” 三大产品线的商业化,是全球两大 LYSO 闪烁晶体生产企业之一、国内第一大 LYSO 闪烁晶体生产企业,占据国内硅酸钇镥(LYSO)晶体市场 82.2%、全球市场 30% 以上份额。

眉山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眉山新培育省市创新研发平台 30 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1 家,推动 57 项川大、电子科大等高校院所成果落地,“眉州英才计划” 评选出 38 名市级科技创新与创业领军人才,这些务实举措不仅为企业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而且有力夯实了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在一系列举措的助力下,2025 年一季度,该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不含外商、港澳台)272.0 亿元,增长 8.0%,增速排全省第二位。拉动 GDP 增长 4.9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 14.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57.7%。

构建优质生态:打造营商环境 “金名片”

日前,走进眉山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 服务大厅内,一企业负责人感慨:“以前跑多个部门的事,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快速办结。” 这源于眉山对 “良木需沃土” 的深刻认知,持续深化 “放管服” 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打造一流的发展生态,眉山落地国家、省级 “高效办成一件事” 改革,推出 “1+3” 产业特色服务场景,在 3 个省级工业园区开展集成式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市本级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压缩 40% 以上,中创新航项目用地报批仅用 37 天,刷新全省纪录;设立 “成德眉资一体化企业登记专窗”,推动区域协同 “异地同标”。

值得一提的是,为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十四五”期间,该市积极争取并落实留存电、电能替代、多晶硅和锂电精准扶持、留川电量等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超过 20 亿元。通过收费减免、下限收费、降低中介收费等形式,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 15.47 亿元,惠及纳税人 18.1 万户次。

此外,该市为企减负松绑实招频出: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推行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不见面开标”,深化电子保函应用,综合费率降至不超过 4.8‰,2025 年以来直接为企业降本减负约 9.5 亿元。

从金象赛瑞的全球领先,到博雅新材料的创新突破,眉山民营经济的崛起,是对 “两个毫不动摇” 的坚定践行,更是政策、创新、生态协同发力的系统性成果。如今,该市民营经济正以 “半壁江山” 之姿挺起区域经济脊梁。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