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锚定四中全会部署,“十五五”资本市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2025-11-03 16:00 中国发展网
“十五五”规划 金融 证券

摘要: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社会资本的核心枢纽,资本市场在“十五五”时期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防控风险,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

中国发展网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资本市场未来五年的改革发展锚定了方向、擘画了蓝图。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社会资本的核心枢纽,资本市场在“十五五”时期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防控风险,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

回顾“十四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的深刻转变。在新“国九条”与“1+N”政策体系的指引下,基础制度完成系统性重塑,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并持续深化,多层次市场体系愈发完备,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这一时期,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成为培育“硬科技”企业、支持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市场监管框架全面优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完善,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打击,市场生态持续净化,韧性与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为“十五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于“十五五”新发展阶段,资本市场被赋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重任。在会议精神指引下,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以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并对未来改革方向进行了战略部署,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指引。一方面,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优化发行上市审核标准,突出对企业研发投入、核心专利、技术突破等创新属性的评价,让更多“硬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成长壮大。另一方面,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丰富资本市场产品体系,拓宽重点领域融资渠道,推动资金向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

“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将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在融资端,将构建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体系,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支持优质企业通过产业整合实现规模化发展。在投资端,着力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通过税收优惠、机制创新等方式,引导保险资金、养老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长钱长投”生态,降低市场波动性。同时,加快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以数智技术赋能监管与服务,破解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

坚持制度型开放导向,是“十五五”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方向。将持续深化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衔接,推动国内金融规则与国际高标准对接,完善外资机构入市便利化措施,优化跨境投融资环境。稳步扩大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开放范围,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与流动性,发挥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功能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作用,打造与金融强国地位相匹配的市场体系。通过高水平开放,既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资本力量,也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格局中提升话语权与影响力。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将把风险防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精准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妥处置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等关联领域风险向资本市场传导的隐患。另一方面,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强化功能监管与穿透式监管,依法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大幅提高违法成本,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秩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十五五”资本市场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科学指引下,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开放的不断扩大、生态的日益完善,资本市场必将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价格发现、风险缓释功能,成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作者葛政:麦高证券副总经理,研究发展部负责人)

责任编辑:郭丁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