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戴明锋:深圳四链深度融合仍需深化,亟需破解发展瓶颈

2025-07-09 11:3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综合试点 深圳 改革

摘要: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有更多自主权,能够有效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杨虹报道 7月4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政府统计现代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在线举办。本次沙龙围绕“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再升级”的核心议题,汇聚政界、学界、业界等领域专家,探讨深圳如何在深化改革中继续“先行示范”,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全国深化改革积累经验、提供范本。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政府统计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统计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教授吴翌琳主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戴明锋作主旨报告。戴明锋指出,深圳四链(创新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还存在一些堵点和卡点,面临破解发展瓶颈的迫切性。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有更多自主权,能够有效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深圳始终扮演着“试验田”和“先行者”的角色。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于6月10日正式对外发布,“综改试点”也正迈入“再升级”阶段,深圳正在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戴明锋认为,综合改革试点是改革开放方法论的创新,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正持续涌现,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单向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改革难以适应当前科技迭代的新形势。综合改革试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种新形式,它采取顶层设计同基层探索相结合的方式,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事一议”的传统模式。

戴明锋表示,自2020年深圳承担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以来,深圳在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显著成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深圳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集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持续巩固改革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央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推出《关于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地的意见》,旨在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拓展改革深度和广度。

戴明锋分析认为,深圳目前四链(创新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仍需深化。一是创新链存在短板。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源头创新能力受限;技术供给与产业链需求错位,合作模式单一,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二是创新链断点。部分产业链上下游割裂,设计、制造、封测环节脱节;深港澳创新要素流动不畅,‌制度壁垒阻碍港澳科研资源整合。三是资金链风险。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链条对创新链、产业链支持不足,制约发展。四是人才链缺失。高端人才仍不足,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不够,影响发展质量。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只有深入剖析并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激发市场活力。”在戴明锋看来,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据悉,“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 发起组织的高水平、国际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品牌学术研讨活动。沙龙专注于经济、金融、涉外法治、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与制度创新、人才战略与国家治理等领域的前沿议题,汇聚来自国内外政策部门、科研院所与实践机构的专家学者。

责任编辑:杨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