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低空经济是一条“链”更是一张“网”

普华永道思略特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合伙人夏浩从供应链角度解析低空经济

2025-07-18 17:05 中国发展网
第三届链博会 低空经济 产业链

摘要:夏浩分析,中国低空经济正处于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双轮驱动”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日益清晰,主体参与日趋多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崔立勇报道

普华永道在第三届链博会现场展示的无人机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普华永道思略特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合伙人夏浩告诉本报记者,这架无人机来自全国低空经济赛道的头部企业御风未来,这家企业也是普华永道的合作伙伴。

在夏浩看来,中国低空经济的本质是“新型融合型产业体系”的崛起,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单一产业,而是高度交叉、协同发展的一张“大网”。

普华永道思略特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合伙人夏浩在第三届链博会现场

普华永道思略特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合伙人夏浩在第三届链博会现场

夏浩分析,从供应链角度看,低空经济融合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通信等多个技术领域,对飞控航电、电机电控、电池与复合材料等核心环节提出更高要求。从整机制造角度看,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代表性产品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低空经济的产业链处于快速构建期,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仍存在关键核心环节的‘短板制约’。”夏浩表示,中国相关企业正在逐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尤其在电动化、智能化部件方面具备一定产业基础,部分领域正加快实现国产替代。纵观低空经济领域,当前优势最为突出的环节是“三电系统”——电池、电驱、电控。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大规模商业化实践,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电控效率、整机电驱集成度等方面已具备世界领先水平。此外,机体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加工等也受益于民用航空与高端制造的协同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同时,中国的基础通信与数字基础设施在世界范围内较为领先,依托5G、北斗导航、城市级智慧交通系统,中国在“数地融合”方面优势明显。

需要重点补齐的环节集中在飞控航电系统与航天级电机领域。此外,在适航认证能力、系统集成设计、低空空域管理与飞行服务保障能力等方面,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技术、机制和人才仍需进一步积累。

低空经济在全国蓬勃发展。夏浩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一窝蜂盲目上马的现象。

“一个地方发展低空经济,要抓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技术优势还是区域优势,要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找到更适合的环节。”夏浩认为,地方发展低空经济应当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路径、集群化发展”的原则,避免“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内卷。他建议,各地考虑差异化发展路径——珠三角、长三角可打造整机研发、零部件供应及航空制造集群;深圳、重庆等城市可聚焦空域开放试点、平台搭建与示范航线运行;西部山区、沿海岛屿、农业大省可探索“低空+农业”“低空+旅游”“低空+应急”等场景创新。

夏浩分析,中国低空经济正处于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双轮驱动”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日益清晰,主体参与日趋多元。展望未来,他将低空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处于起步期,这一阶段寻求技术突破,研发实用产品,公众逐步接受这种新型出行方式;2030年将进入第二阶段,公众普遍认可,更多应用场景落地,低空经济全面爆发;2035年进入第三阶段,人们开始真正乘坐飞行器前往目的地。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低空数据与飞行服务平台的逐步打通,‘飞行即服务’的理念也将形成,低空物流、医疗转运、空中巡查、旅游观光、空中交通等一个个低空场景逐渐被点亮,中国的低空经济将逐渐从‘看得见’转向‘飞得起来、落得下、用得久’的应用阶段。”夏浩对记者表示。

中国低空经济正加速从“蓝图”走向“实景”,普华永道也希望在这超万亿的市场中,助力和见证产业的腾飞与更多企业的成长。“我们不仅是产业链上的直接参与者,更是产业生态系统中的连接器和推动者,以专业能力服务整个生态的建设和优化。”夏浩说。

科技初创、汽车企业、航空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整机与系统研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能力体系。夏浩同时提醒,目前市场与政府开始更加关注低空经济真正跑通“研发-适航-制造-运营”的全链路,对其中的企业而言,从产品研发到真正在市场落地的周期较长,这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同时拿到民航局的适航认证也是绕不过去的工作。“只有保持耐心,并且掌握领先技术,才能在低空经济领域第一个吃到螃蟹。”他说。

责任编辑:崔立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