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光合组织领导人大会青海开幕,“海光芯”以“开放”跨入第二个十年
摘要:海光信息总经理沙超群回顾海光第一个十年的发展轨迹:从“可用”到“首选”,从“单点突破”到“链路共振”,从“关键领域”到“千行百业”,推动国产生态建设及应用场景的全面拓展。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崔立勇报道
8月15日,以“同源共智·芯业长青”为主题的2025光合组织领导人大会在西宁召开,青海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信创领域专家、国产算力生态上下游企业高层逾千人共襄盛会。本次大会聚焦“海光芯” 技术与开放生态,共同探讨先进算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新路径,为国产芯片产业的下一阶段发展凝聚共识。
十年跨越:海光锚定下一阶段“芯”目标
海光信息总经理沙超群回顾海光第一个十年的发展轨迹:从“可用”到“首选”,从“单点突破”到“链路共振”,从“关键领域”到“千行百业”,推动国产生态建设及应用场景的全面拓展。站在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他强调:“中国芯片产业从来不是独角戏。”海光将继续联合产业力量,进一步布局AI等前沿领域,迈向国产计算生态新阶段。
为此,海光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持续加码面向伙伴的“星海计划”,从核心部件、整机系统到应用软件,全面打通C86全国产生态链路,加速软硬件深度协同,ALL in产业生态共建。
硬件为基:全域算力繁荣国产整机生态
为满足用户对计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海光携手众多伙伴,推动硬件层协同创新及应用实践。新一代C86处理器在性能、安全、生态层面的全面提升,带动整机产品实现跨越式升级。
海光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产品相较上一代性能大幅提升,可满足设计、渲染、工程计算等专业场景的高性能需求;海光服务器依托领先的调优技术,实现了并发吞吐量的大幅度提升,推理业务性能达到指数级跃迁;作为加速算力核心的DCU产品,以GPGPU架构为基础,兼容“类CUDA”环境,已与国内外主流大模型全面适配,兼顾推理与训练需求,全面支持300+ AI应用场景。
基于此,新华三、联想开天、紫光计算机、软通华方(清华同方)等十余家领军整机厂商,全面推出整机新品,推动国产计算产品全领域规模化落地。
软件为脉:软硬协同深度激发算力潜能
为了将硬件潜能真正转化为行业价值,软件生态的建设成为关键。为此,海光正式启动“强芯固基”计划,携手软件生态伙伴,通过签署战略协议、市场联动等方式,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深度联合。
聚焦在AI算力领域,海光已打造出全栈软硬件协同体系,先后研发GPU开发工具套件DTK、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系统DAS、人工智能应用平台DAP,并与DeepSeek、Qwen3、ChatGPT等365款主流大模型完成全面适配与联合精调,覆盖全球99%非闭源大模型,赋能从十亿级端侧推理到千亿级模型训练的全场景需求。
站在国产计算生态发展的新起点,海光将依托“星海计划”与“强芯固基”等行动方针,深化软硬件协同创新,不仅致力于打通全面国产化的“最后一公里”,更将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提供坚实可靠的算力底座。
责任编辑: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