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松延动力上新!人形机器人步入千元时代

2025-10-24 16:21 中国发展网

摘要: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级别。中国也是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杜壮

10月23日,全球首款定价万元以内的高性能人形机器人“小布米(Bumi)”开启预售。作为松延动力面向消费级市场的重要新品,“小布米(Bumi)”预售价9998元,将以往只存在于科研或高端商用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带入千家万户,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式迈入消费级新时代。

谈及Bumi的性价比,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告诉记者,小尺寸的“小布米”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其整体结构重量较低,自然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产品具有较高的自研比例,整个电机系统均为自主研发,从而实现了显著的成本优化。

Bumi身高为94cm,重量仅12kg。提到小尺寸机器人发展时,姜哲源认为“小尺寸比全尺寸、中大尺寸难多了。”他表示,一方面,小尺寸机器人因其零部件和关节更微小,导致整体重量更轻、运动惯量更低。当使用通用机器人描述文件(URDF)在计算机仿真环境中进行训练时,这些物理特性的细微差异会被放大。仿真器难以精准模拟其真实的动力学行为,致使“训不准”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训练一个小尺寸机器人所需的时间往往比训练大尺寸机器人长很多。另一方面,最大的制约在于极其紧凑的物理空间。松延动力做了很多集成化设计,比如用一张电路板就实现了控制器的全部功能。同时,解决电池小尺寸、狭小空间内实现高效散热、腿部内部线缆防磨损等问题。

此次发布的Bumi主要面向科技爱好者、青少年编程学习者及家庭用户,同时也为教育机构与创客空间提供套件与课程解决方案。其开放的运动控制接口与图形化编程平台,将硬件与内容生态深度融合,旨在为用户带来更具创造力的学习与互动体验。

在姜哲源看来,人形机器人之前没进入消费级,是因为技术达不到,模型泛化性不够,没法完成养老护理、家政等工作。发布小布米的初衷是想,如果机器人目前没办法完成这些工作,可以先给人带来情绪价值,比如开发陪小孩、教小孩编程、学英语功能,这是短期能快速走进家庭的方向。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级别。中国也是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预计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进一步实现规模化发展,其相关产品将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目前,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已成为行业趋势。“未来所有人形机器人公司价格都会往下走,最终会发展到合理利润率和价格水准。”姜哲源认为,价格下降是健康市场的表现,“如果一个产业价格一直维持高毛利,不健康。大家逐渐把价格降下来,对人形机器人普及是好事,有利于探索出更多应用场景,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普及。”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