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税:数字财税学科回顾与展望”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发展网讯 10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的“AI+财税:数字财税学科回顾与展望”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税收研究所、财税研究所、财政系承办,来自高校、科研机构、财税部门、企业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数字财税学科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财税领域的创新应用,展望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孙华玲在开幕式上致辞。孙书记指出,数字财税学科作为财金学院的特色学科,也是全国高校中起步和发展最早的专门学科专业,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在“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关键时期,研讨会总结过去、发展未来,对于进一步搞好数字财税的教学与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孙书记在回顾财政金融学院数字财税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代表学院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中国人民大学原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所长谭荣华教授对学科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谭荣华教授作为中国财税金融信息化数字化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开创了人民大学数字财税学科专业方向,从1985年起,在40年的持续探索和创新过程中,率领整个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优秀成果,为财金信息化、数字化领域学科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学术研讨阶段,首先由谭荣华教授发表题为“从财税电算化到AI+财税”的主旨演讲。谭教授分享了自1985年开始从事财金电算化教学以来,40年教学研究、应用研究、服务社会的丰富经历和厚重成果,生动地展示了财税、金融领域电算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轨迹,提出了”PC+财金、IT+财金、AI+财金”三阶段划分及相关规律的新观点。谭教授强调,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AI+财金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需要师生们传承探索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立足人民大学学科优势,发挥好数字税收交叉学科平台、科技金融交叉学科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发展数字财税、数字金融学科,培养优秀人才;深入开展数字财税、数字金融的应用研究,更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随后,深圳市税务局副局长李伟从税务征管实务角度,分享了我国数字税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李局长重点向师生介绍了深圳市税务局区块链发票、大数据风险管理局、企业税务局直连等多项全国开创性税务征管实践,极大丰富了参会师生对税收征管实践的认识。
云南财经大学校长王敏教授发表了“数智税收研究四维优化的初步思考”主旨演讲,从微观、宏观、行动、组织四个角度,探讨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时代下财税研究体系与方法的升级路径,重点介绍了数据来源丰富、研究领域交融、社科逻辑松散等核心议题,提出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升数据资源的产权确立和流转效率,为高校师生学术研究赋能。
数字税收研究所副所长谢波峰教授发表“AI+财税--数字税收研究所学术发展规划汇报”主题演讲,介绍了近年来数字税收研究所在数字经济税收政策、税收征管、人工智能应用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宝贵经验,就“AI+财税”学科建设,从当前产业发展、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向与会嘉宾做了汇报。
开幕式和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税收研究所所长岳树民教授主持。
主题演讲结束后,会议进入专家讨论交流环节,中国人民大学规划处处长、学科办主任贾俊雪教授主持研讨。来自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朱青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梁季研究员、内蒙古财经大学刘志安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赵涛教授、安徽大学赵为民教授、罗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鲁钰锋总经理以及其他与会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专家们一致认为,数字财税学科的发展需要学术界、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密切合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财税工作的方式,更为知识传播、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讨论中,专家们就AI技术在税收征管、政策制定、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会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所长吕冰洋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促进了产学研各领域专家的深入交流,更为AI时代数字财税学科的发展开拓了思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深度赋能各领域,数字财税学科正迎来广阔前景与发展机遇,在各界同仁的携手助力下,财政金融学院将始终锚定时代前沿、勇担使命,持续深耕数字财税领域,以更卓越的学术突破、更优质的人才培育,为行业创新升级与国家财税治理现代化贡献人大财金力量。
责任编辑:张洽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