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开普勒大黄蜂加速人形机器人走向工厂

2025-08-19 14:49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的开普勒展台前,K2大黄蜂双臂托举30公斤金属货箱,经传感器定位后精准嵌入货架卡槽——这一幕硬核演示的背后,是其“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的续航能力在工业场景的实战验证。这款全球首款商用行星滚柱丝杠人形机器人,以具体到分钟的能效表现,打破了人形机 “实验室样机难商用” 的行业困局。

3aa49640ccc3a9a61721ad142b663b74_1_p=medium600.jpg

K2大黄蜂的续航设定为 8 小时是经过对实际应用场景需求、技术可行性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综合考量。尤其在物流、工业等重点落地场景中,8 小时续航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平衡 "作业效率、成本控制与技术实现" 的最优解。8 小时续航是人形机器人从 "实验室样机" 走向 "商用产品" 的关键一步。

在现场演示中,无论是搬运货物,还是分拣货物,亦或是挑选指定物品,K2大黄蜂都应对自如。这种能力源于开普勒为其构建的全身智能体系,主要包括:类人躯体、多模态大脑和持续进化能力。

类人躯体的核心是K2大黄蜂的"骨骼系统",全身52自由度、6关节单腿结、7关节单臂结构,使其拥有类人自由度;单手11 自由度的灵巧手搭配上单指25个力触点阵,更是能模仿人类手指的精细动作。全栈自研的高功密关节,包括自研的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等核心部件,都让这具金属躯体既有力量又不失灵活。

K2大黄蜂的大脑部分则是采用了分层架构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在具身决策中,推理层凭借视觉 - 语言模型(VLM)进行深度推理与规划,执行层则基于扩散变换器(DiT)的动作模块快速生成动作指令。K2大黄蜂的"决策 - 执行"链路实现了毫秒级响应,就像人类先思考再行动一般。

K2大黄蜂的持续进化能力依托双数据飞轮机制,一方面基于仿真数据训练,令其具备通用场景的感知、理解能力,以及对语言指令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基于海量的真机数据,打磨其专项技能。这种 "模拟训练+实战升级"的模式,让K2大黄蜂能像专业产业工人一样不断提升熟练度,成为各领域操作"操作专家"。

在与观众的互动游戏中,K2大黄蜂听到观众随机说出"请给我拿2号包裹"后,使用11自由度的灵巧手调整握姿,精准抓取后轻放至指定区域,引得观众赞叹连连。这种对自然语言的即时响应,让围观者真切感受到机器人听懂人类话语已经不是科幻情节。

让机器人理解人类意图,需要一套完整的"翻译系统"。K2大黄蜂在互动中的出色表现,正是基于它拥有一套堪称精密的处理流程,从"理解"到"执行"的闭环让每个动作都精准可控。

首先是指令解码环节,麦克风矩阵捕捉语音信号后,经语音识别转化为文本,再由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拆解语义。互动中,当听到观众说出"请给我拿2号包裹"后,系统自动解析出动作(搬运)、对象(2号位置上的包裹)、目标(包裹托盘区域)三个关键信息。

在环境认知环节,K2大黄蜂双目摄像头采集的 RGB-D 数据,经世界模型处理后生成三维环境地图。这让它不仅能识别物体位置,还能判断材质硬度 —— 抓取纸箱时会减轻握力,搬运金属件时则自动增强夹紧度。

在动作生成环节,大型语言模型(LLM)将抽象指令转化为具体步骤,再转换为高频电机信号,驱动 52 个关节协同运动。

随着大会期间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在亦庄揭幕,K2大黄蜂进一步扩大展示范围,其续航与承重能力吸引了汽车制造、3C电子等行业的合作意向。续航是人形机商用的第一道门槛,K2大黄蜂的8小时表现,让开普勒有底气把机器人真正送进工厂车间。(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