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绷紧防汛这根弦

2024-09-03 11:04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摘要:要持续绷紧防汛这根弦,坚决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紧盯雨情汛情灾情变化,以防御举措的确定性应对汛情的不确定性。

眼下,“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已经结束,但防汛形势依然严峻。乌苏里江已发生第3号洪水,嫩江支流洮儿河、塔里木河的超警洪水过程仍将持续,局地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仍然存在……这警示我们,要持续绷紧防汛这根弦,坚决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紧盯雨情汛情灾情变化,以防御举措的确定性应对汛情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突破历史纪录、颠覆传统认知的水旱灾害事件频繁出现。比如,去年7月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在不到4天的时间里,北京、河北监测到的最大累计点雨量均超过1000毫米,接近常年年降水量的2倍。2021年罕见的黄河秋汛更是因洪水量极大、影响范围广,改变了人们对秋汛的传统看法。可见,从防汛角度看,任何一个流域,任何一条河流,都有可能发生极端洪涝灾害,丝毫不能轻视。

水利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江大河先后发生25次编号洪水,为1998年有资料统计以来第一位。尤其是防汛关键期,暴雨洪水南北齐发,30条河流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洪水。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水利部门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调度运用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1182座次大中型水库拦洪削峰,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不过,防汛“大考”远未到交卷之时。根据预报,今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部分地区反复遭受强降雨冲击。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打破对洪水周期的常规认识,把风险想得更重一些、把防御工作抓得更实一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关键在“防”。要综合运用人力巡查与大数据监测等手段,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精准感知洪水态势,努力为堤防巡守、群众转移、应急抢险等赢得先机。特别要做好山洪、泥石流和城乡内涝等灾害防御预警,确保预警信息传递到人、防御责任到人。防汛抗洪就是一场与时间的极速赛跑,相关部门要持续强化巡查除险,备足防汛抢险物资,立足抢早、抢小,千方百计让防御措施跑赢洪水。

防汛救灾是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个节点都扣准、压实,安全防线才会更牢固。水利部此前印发的《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要进一步压紧压实防御责任,提升决策支持能力,提高调度指挥水平。一方面,要继续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建设,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另一方面,聚焦水库、堤防、河道、蓄滞洪区、在建水利工程等防御对象,让每个责任主体都知道“为何防”“谁来防”“防什么”“怎么防”,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防汛救灾事关重大,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主动适应极端水旱灾害频发“常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持主汛期的工作状态。只有做到万无一失,才能避免一失万无。(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吉蕾蕾)

责任编辑:刘维

(原标题:绷紧防汛这根弦)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