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大庆油田头台公司: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16:47 中国发展网
大庆油田头台公司 科技赋能

摘要:第二作业区9口注水井和20口油井的饱和注水试验项目作为头台公司高效开发的“试验田”,承载着头台石油人的梦想与期望。他们通过优化注水参数激活地下储层,将稳产方式由控含水向提液量转化,突破传统开发思维禁锢,全力迈出油田开发瓶颈重要一步。

今年,大庆油田头台公司聚焦新一轮科技兴油,全面发挥科技创新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把饱和注水试验作为科技赋能的“切入点”、技术攻坚的“落脚点”、夺油抢产的“发力点”,形成大场面、落到实战中,努力把想法变成干法、成为方法,通过一系列举措,突破技术壁垒,打出高效开发“组合拳”,向科技要产量,同管理谋发展,探索采油技术新路径,奋力抢占石油科技制高点。

第二作业区9口注水井和20口油井的饱和注水试验项目作为头台公司高效开发的“试验田”,承载着头台石油人的梦想与期望。他们通过优化注水参数激活地下储层,将稳产方式由控含水向提液量转化,突破传统开发思维禁锢,全力迈出油田开发瓶颈重要一步。

坚定“迎风执炬”,化“困难”为“动力”。“葡萄花油层地质特征复杂、开发矛盾突出,导致油田递减幅度大、采出程度低,稳产难度逐年增加。”在作业区技术管理例会刘永祥说道。办法总比困难多,面临新井接替储量不足、老井稳产难度增大,这个作业区向潜力空间要效益,努力实现低成本增油,全力推进高质量持续稳产。开展饱和注水试验项目以来,作业区结合油井关井原因、井组地下形势,依托精细油藏描述,对每口长关油井、每个储集砂体、每套测井曲线精准分析,通过优选潜力井,开展作业修复、注采注水调整、复合措施挖潜等综合治理工作,盘活油田“闲置资产”,让“下岗井”重新成为上产的“主力军”,有效提升油井开井率,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为油田提质增效提供源动力。

主动“复盘反思”,变“新局”为“新功”。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作业区技术副经理初海琳揉了揉太阳穴,推过一叠现场资料:“今天跑现场收集的油井含水、注水井压力这些数据,大家再一起捋捋,我们必须得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如此往复,以至无穷!”为了饱和注水试验项目,他们把“资源有限,科技无限”牢记在脑中,烙印在心里,实践于日常,白天在现场落实油井含水、注水井压力、注水量等资料,晚上加班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动态调整,扎根在“主战场”,不断探索科技力量的“增长极”。根据地下储层发育,他们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制定提产方案和配套的注水调整方案,打出调参换泵、分析储层、大量洗井“组合拳”,5口井液面恢复正常,1口高含水长关油井通过饱和注水后,增加新的水驱方向,具有出油潜力,作业起抽日增油0.3吨,注水压力平均下降1.0MPa。

全员“把血加热”,聚“信心”为“胜势”。自4月饱和注水试验项目启动以来,难题就没断过,持续内涝让井场道路泡得松软塌陷,低洼处井场的积水深达一米;盛夏地表温度飙过32℃,暴晒下的积水散发着闷热的潮气,让人喘不过气……“刘主任!饱和注水试验区的上井路又进不去了!内涝的泥水把路基泡软了,洗井车轮胎陷进去一半。”调度员的声音带着颤音,透过听筒都能感受到现场的焦急。“咱们得把这‘试验田’种好!”在生产会上,技术副经理初海琳牵头成立专项攻坚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保路、保通、保质、保真”为主题的“四保”饱和注水攻坚战,生产指挥中心、技术管理室的员工全部下沉到一线,每人都想着“饱和注水试验项目绝不能停一刻……”,每人兜里都揣着一张“责任清单”。干事创业,重在状态。第二作业区属地内涝面积17.78平方公里,肇261区块、源272区块2座注配间和87口油水井常年遭受内涝的侵害。截至目前,第二作业区钩机平整、废方垫路6口井、铺设管排5口井400余块,抢通维修道路3.5千米。

“把血加热再出发”不仅是高频热词,更是头台人奋进新征程中矢志不渝、为油拼搏的现实影像。他们始终高举旗帜、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外围油田上产革命,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坚守油田南大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绝对忠诚、无限忠诚。截至目前,第二作业区日注水量同比增加48方,注水压力提高0.6MPa;能量补充5个月后,20口油井日产液量上涨17.9吨,日产油增加4.3吨,含水率趋于稳定。(中国发展网 姜楠 记者袁小峰报道 )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