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刘伟平: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珠江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

2022-03-29 15:17 中国发展网
珠江流域 水利工程

摘要:近期,重点以骨干水源配置工程为主,推进重点江河水系连通,加快建设一批大、中、小型水源调蓄工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抗御大旱、减轻灾害、抵御风险的能力。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成静从水利部了解到,2021年以来,珠江流域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特别是东江、韩江流域出现60年来最严重旱情。目前,在水利部门等多方面努力下,珠江流域抗旱保供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指出,干旱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珠江流域在防御旱灾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不足,最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流域水工程体系不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不高等。

刘伟平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从空间上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水资源量只有19%。从时间上看,我国一年中60%-70%的降水集中在汛期3、4个月的时间里,而在汛期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可能主要集中在几场降雨。“因此,保障我国供水安全,一定要解决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空间均衡’的要求,优化配置水资源,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刘伟平介绍说,近期,重点以骨干水源配置工程为主,推进重点江河水系连通,加快建设一批大、中、小型水源调蓄工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抗御大旱、减轻灾害、抵御风险的能力。要通过国家水网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针对珠江流域,重点要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全面提高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要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流域区域统筹,谋篇布局,做好省级水网规划。国家有国家水网,省级要有省级水网,但是省级水网要流域区域统筹。要立足于全流域乃至于跨流域,从更广的空间、更大的尺度上统筹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全面提高流域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主骨架和大动脉。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2019年5月已经开工建设了,任务是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年均供水量17.9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通过联合调度可以实现西江、北江、东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提高深圳、东莞、广州南沙区供水安全和应急备用保障能力。如果现在这个工程建成了,深圳、东莞一线供水安全就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压力。同时,这个工程还可以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应急备用水源。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广东部分,一部分是广西部分。

“目前,广东工程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通过了水利部审查,任务是从西江水系引水,重点解决广东的湛江、茂名、阳江、云浮市等地的缺水问题,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广西部分可研报告正在编制过程当中,建设任务重点是解决好桂南等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问题,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目前也正在开展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建设任务主要是向厦门、漳州、泉州沿海地区供水,并提高金门供水保障能力。工程建成后可以实现汀江、九龙江、晋江三个流域连通,进一步增强区域水资源的调配能力,对提升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域供水安全、促进闽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伟平说。

三是提高区域水资源引水和调蓄能力。珠江口在天文大潮期咸潮上溯这是客观规律,在这个期间必然会影响珠江口各城市取水,所以要研究论证采取工程提高措施抗御咸潮能力,比如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研究论证建设挡潮措施,改善咸潮上溯影响,提升咸潮上溯期引淡水能力。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咸潮影响区域蓄水能力建设。

责任编辑:成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