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友电工:凭借先进技术和产品,扎根充满挑战的中国市场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住友电工在中国已建立97家关联公司,员工超4万人,为众多终端设备提供关键零部件,在中国产业界有着响当当的名气,诸多技术和产品契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在中国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崔立勇报道
住友电工集团在上海的工作人员最近非常忙,正全力筹备出展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住友电工广告部部长表示,作为一家拥有128年历史的跨国企业,住友电工希望让中国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用户了解自己。
摆在住友电工面前的不利因素显而易见,与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将家电作为敲门砖进入中国市场的多家日本企业不同,住友电工几乎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隐身”于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B2B企业要想在中国社会提升知名度,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好消息也有不少,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住友电工在中国已建立97家关联公司,员工超4万人,为众多终端设备提供关键零部件,在中国产业界有着响当当的名气。更进一步,住友电工的诸多技术和产品契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在中国市场前景广阔。
“大手”在中国市场前景广阔
住友集团是日本著名的企业联合体,业务涵盖多个行业,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在日语中,规模大、影响力强的企业被称为“大手”。2025年大阪世博会将企业馆放在了醒目的位置,作为“大手”,住友和松下、三菱、NTT等公司各自的企业馆成为观众追捧的热门。
住友馆使用了约1000棵住友森林中的树木作为建材,入口外墙来自住友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时种植的杉树。住友馆馆长西条浩史介绍,住友馆引领观众发现森林蕴含的多样价值,还特意准备了1万棵树苗,供世博会现场观众栽种体验,这些树苗将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成长为住友森林的一部分。他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住友馆贯穿始终,大阪世博会闭幕后,屋顶的部分材料将成燃料,墙壁的很多材料也将被制成规划植树区的招牌再利用。
住友馆的外观轮廓设计灵感来自位于日本四国的别子山,这里正是住友的起点。住友1690年在此发现铜矿,1691年开矿,事业由炼铜起步。如今,住友集团已经孕育出多家公司,此次住友馆就是由包括住友电工、住友化学、NEC、住友不动产、三井住友银行等在内的19家住友集团企业携手参展。
因铜而生的住友恰逢蓬勃兴起的电灯、电话对铜线需求的激增,1897年制造铜电线的住友电工应运而生。不同于很多大型企业常常“跨界”至截然不同的领域,住友电工各大事业的所有技术和产品彼此联系,犹如不断生长的大树,虽枝繁叶茂,但脉络清晰。
以铜电线的制造技术为基础,住友电工相继开发出电力用电缆、通信用电缆等标志性产品。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通信电缆即出自住友电工。2019年英国和比利时之间的全球首条400kv直流XLPE海底电缆由住友电工生产,长度超过100千米。时至今日,住友电工仍将电线电缆技术作为根基,为日本和多国市场提供海底电缆、高架输电线。如今,每根长达50千米的超高压电缆,从住友电工大阪制作所运至临近海港,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
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与累计装机容量已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占比超过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一半。住友电工的超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在中国海上风电领域的应用空间相当可观。
全球每4台汽车中就有1台的线束来自住友电工。线束遍布汽车内部,如同人体的血管和神经。汽车对线束的技术要求严苛,必须能够承受剧烈振动和高温,为汽车稳定地传输电力和信息。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迅猛,对安全性要求更高。住友电工正在加快汽车线束的技术升级,为电动汽车量身定制线束,深度参与并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住友电工在第二届链博会上展示的的汽车高压铝线束
据悉,住友电工已经研发出高压铝线束,将电线材料从铜换为铝。更轻、更软、更省空间也更经济的铝线束,不仅助力汽车实现轻量化,还有着更为灵活的应用场景。
中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汽车线束是住友电工引以为傲的“连接与支撑技术”的代表。除此之外,在电动化、高速通信、社会技术建设领域,住友电工也不断拓展着相关业务。
住友电工集团自20世纪70年代制造光纤,并在全球率先量产用于跨洋海底光缆的“超低损多芯光纤”。今年,住友电工通过对标准外径(0.125毫米)的19芯光纤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每秒1.02Pb(相当于每秒1.25亿MB)长达1808千米的传输,刷新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全球纪录。据了解,住友电工多芯光纤(MCF)的研发正在深入推进,将在大幅提高通信容量的同时降低传输设备的功耗,引领大容量高速通信时代的进步。
住友电工在第二届链博会上展示的光纤
早在1998年,在全球海拔最高的通信工程“兰西拉”(兰州—西宁—拉萨)光缆建设中,住友电工生产的用于将两根光纤融合成一根的熔接机就在世界屋脊上助力光缆干线铺设。如今,中国遍布各地的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对光纤光缆和熔接机产品需求旺盛,“东数西算”工程对算力高速直连网络提出了极高要求。毋庸置疑,住友电工的光纤业务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住友电工在中国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约21家)和广东(约17家),在上海、北京、天津、大连、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也有分公司。中国市场的营收占住友电工全球营收的约13%。
中国市场不仅充满机遇,也伴随诸多挑战。住友电工硬质合金事业部海外营业部门的负责人介绍,日本、美国、欧洲的厂商在中国切削工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在迅速提升。而且,相较于燃油车,电动汽车制造对切削工具的需求大幅减少,这种影响在中国市场尤为显著。
诞生于1931年的住友电工硬质合金事业由铜线拉丝技术发展而来。硬质合金被制成切削工具,用于金属的切割、磨削、钻孔等加工。住友电工切削工具的最大优势来自材料,凭借着手中的“金刚钻”,企业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产业等领域支撑着全世界的制造业。
住友电工在第二届链博会上展示的硬质合金钻头
该负责人强调,切削工具的作业精度至关重要。以马达加工为例,切削工具的高精度带来马达外壳的高精度,而这又将提升马达运转时的安静水平。他表示,住友电工在中国市场多措并举:一方面加快为飞机、风机等新能源设备提供新型切削工具;另一方面不遗余力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他分析,持续深耕也是立足中国市场的秘诀之一。住友电工针对中国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切削工具和加工问题的解决方案,位于常州的住友电工C-TEC中国刀具技术中心定期举办刀具技术培训,进行客户提出的刀具性能测试,设计非标刀具。
契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住友电工用于水处理的POREFLON膜产品是在中国市场扭转逆境的代表。其PTFE中空纤维膜的强度大,不易被油分、有机物等污染,耐酸碱腐蚀。产品虽好,但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业务进展并不快。在大量质量不高但廉价的膜产品的包围下,住友电工的膜产品遭遇卖不动的困难。
工作人员回忆,膜产品2015年开始迅速渗透中国市场,这是努力经营的结果,更是削减成本的成效。住友电工水处理事业开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PTFE最初来自住友电工电线制造中的绝缘材料。他解释,市场选择水处理膜不妨算一笔“大账”——关注过滤效果和产水水质,还要考虑是否容易清洗维护——与广泛使用的PVDF膜相比,坚韧的PTFE膜寿命长不少,而且住友电工的PTFE膜可以达到3米,长度的增加相应为制造企业和市政水处理厂缩减了膜组件的占地面积。
住友电工在第二届链博会上展示的水处理膜
位于广东中山的工厂已经生产膜组件多年,住友电工的七成水处理膜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并在1000多个地方稳定运行。以工业污水为例,从煤化工产业中的废水再利用,到制药产业的工程废水处理,乃至垃圾处理产业的垃圾渗滤液净化等场景,住友电工的水处理膜产品均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更在国内各大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作出巨大贡献。随着中国持续发力环保及水循环技术水平的提升,住友电工水处理膜在中国市场的规模扩大几无悬念。
2024财年,在环境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产业原材料五大事业领域的支撑下,住友电工集团的销售额突破4.6万亿日元(约合234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远超2020财年的2.9万亿日元,更是提前实现了集团2022年制定的“中期经营计划2025”有关2025财年实现4.4万亿日元的销售额目标。
在距离大阪世博会最近的大阪地铁中央线梦洲站的东南出口,硕大的住友电工广告牌上书写着“技术连接,美好永续”(Technology for better days)。住友馆的展示以“未知之森”(UNKNOWN FOREST)为主题,同时密集展出了700项住友集团的技术和举措,其中住友电工拥有55项。这些技术和举措被命名为“未来的种子”,目标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创建繁荣的未来社会。
在大阪地铁中央线梦洲站,住友电工广告牌上书写着“技术连接,美好永续”(Technology for better days)
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西条浩史回答,未来没有固定模样,探索未有穷期,住友馆希望全球的观众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带回家,继续每个人对未来的思考。
责任编辑:崔立勇